在3.3V MCU板上對兩種低壓電源進行簡單廉價的線或處理
當今大多數(shù)微控制器(MCU)都采用3.3V或更低的直流電壓供電。間歇性使用的低功耗嵌入式系統(tǒng)涉及到電池。對于永久使用的情況,設(shè)計還通常包括一個主電源(帶有變壓器和AC/DC電路),并使用線或二極管將兩種電源連接在一起(參考文獻1和2)。對早期的設(shè)計(通常采用9V或更高的電池電源供電)而言,眾所周知的二極管正向壓降(0.6V)不會有什么問題。但是在最新的電路中,即使選擇肖特基二極管(0.3V),也不推薦使用這種解決方案。
更好的選擇是使用專用的IC控制器來對電池電源和市電電源進行組合。諸如LT4351(參考文獻3)之類的器件,由于鎮(zhèn)流器MOSFET晶體管的Rdson非常低,因此所產(chǎn)生的正向壓降僅為數(shù)十毫伏(mV)。但是,與下面簡單的分立式解決方案相比,這類專用IC通常很昂貴,而且很難找到。
當我在設(shè)計需要長期使用的超低功耗便攜式數(shù)據(jù)記錄儀而想要提高其整體效率時,圖1中的電路就至關(guān)重要。
圖1:對于電源的線或應(yīng)用,這種簡化的分立式電路與二極管的方法相比可提高效率。
下面進行簡要說明。如果存在主電源(Vin1),則N溝道MOSFET晶體管T3就會導通,進而會將P溝道MOSFET T2的柵極下拉而使T2導通。晶體管T1所看到的柵源電壓(Vgs)是T2的漏源電壓(Vds),該電壓僅為數(shù)十mV。因此,T1關(guān)閉,外部電源通路(Vin2)處于開路狀態(tài)。
現(xiàn)在,在間歇性Vin1斷電的情況下,T3由于其柵極通過R1下拉而斷開,并且T1導通。晶體管T2由于其柵極通過R2上拉而截止(T2的Vgs幾乎為零)。
MOSFET T1和T2應(yīng)選擇低電平柵極類型并具有超低導通電阻特性(例如:T1 = T2 = PMN50XP[參考文獻4],其在Vgs =3.3V時Rdson為60mΩ)。晶體管T3可以采用流行的2N7000(或表貼器件2N7002)。
存在主電源時,電路的靜態(tài)電流約為20μA,否則近乎為零。因此,電池適合作為外部電源。
R1和R2的值并不重要。如果希望獲得非常低的靜態(tài)電流,則可以將它們選為數(shù)百kΩ;如果希望減少輸入電源之間的換向時間,則可以將它們選為數(shù)十kΩ。